过去一年虽然继续有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表现却可谓亮眼。据毕马威数据,2021年全球IPO募资总额和宗数分别同比上涨55%和49%。其中中国企业“功不可没”: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达645家,同比增长12%,首发募资金额达8,562.1亿元人民币,数量和金额均再创历史新高。
A股继续成为中国企业的 “第一选择” ,而在境外上市方面,伴随中概股赴美上市难度加大,特别是《外国公司问责法》落地使部分中概股重新考虑上市地及上市模式,加之港交所的一系列利好改革,都推动香港成为中企境外上市的不二之选。
受监管影响,港股出现明显降缓
港交所数据显示,受到内地涉及多个行业的政策调整等影响,2021年香港新股市场表现平平,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总额同比下降约17%,IPO数量减少约36%(共计98只新股)。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相较以往有所回落,特别是去年第二季度之后,新股上市速度明显放缓。不过德勤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内地企业依旧是香港新股组成的最大贡献者(上市企业数量占比达87%,募资额占比达97%),也促使香港资本市场整体保持稳健态势。
高伟绅律师事务所中国区联席管理合伙人王彦峰律师对2021年三、四季度监管对香港IPO市场产生的不确定影响深有感触。他告诉ALB: “下半年,中国多个监管部门,包括证监会、发改委、网信办等都对企业赴港上市提出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境外上市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基于此,香港监管机构也密切关注着此类规则和标准对于上市申请人的适用情况和潜在的业务财务影响。“去年第四季度起,香港监管机构已经对上市审核过程中的若干项目提出相关问询,部分项目的时间表因此有所递延。”王律师说,“部分潜在的上市申请人也在衡量新规出台后对其上市路径的选择和架构设计的影响,包括是以H股还是红筹架构、是否能采用VIE架构、是否涉及网络安全审查等与行业监管相关的沟通等。”
“虽然部分征求意见稿还未最终出台,但对企业境外上市的监管方向和思路已经逐步明朗。”王律师预测,“2022年视该等法律法规和征求意见稿实施的逐步落地,2021年的存量项目和2022年新启动项目预期将会逐步释放。”
规则改革带来新机会
一位中资大所资本市场业务的合伙人告诉ALB,香港联交所自2018年开始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包括双重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上市、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放宽来港二次上市条件等。引入SPAC上市制度,是香港联交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的延续。
目前,香港是亚洲第二个落地SPAC上市制度的地区。毕马威指出,香港引入 SPAC 制度所提供的更全面的融资选择,将会吸引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高增长、创新和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据Wind数据统计,2022年以来,已经有6家SPAC递表港交所。
“SPAC规则的正式落地是对香港传统IPO市场的一种补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发行人提供新的路径选择。”上述合伙人指出。不过他也倾向于认为,SPAC上市模式短期内对香港传统IPO市场影响有限。
热门领域&热门律所
回首2021年的热门募资板块,上述合伙人告诉ALB:“从项目数量和融资规模来说,TMT和生物科技领域的地位仍旧不可撼动。此外,消费领域也呈现出较为活跃的局面,不过依旧受制于去年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整体情况。”
数据也佐证了该位律师的看法。根据德勤的数据,由几大产业板块共同构成的“新经济领域”2021年新股上市趋势不变,在新股数量行业分析中,医疗及医药、房地产、TMT、消费分别排名前四,其中TMT领域以绝对优势占据融资额行业榜第一名。
不久前,过去一年港股IPO中介机构榜单纷纷揭晓。瑞恩资本数据显示,就中资所而言,通商律师事务所、天元律师事务所、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等跻身前列;在外资所方面,排名靠前的有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Davis Polk & Wardwell)、盛德律师事务所(Sidley Austin)、世达国际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及高伟绅律师事务所(Clifford Chance)等。
去年, ALB对录入官网的39笔大型交易(单笔募资额超过2亿美元)进行调研,梳理出了2021年不同板块中最为热门的律所及律师。(此数据仅代表ALB的调研结果,如有疑意欢迎指正)
在TMT领域,Christopher Betts及王鹏等律师带领的世达国际律师事务所团队在该领域表现突出,去年继续参与了10家TMT企业的IPO项目,其中包括跻身香港前十大上市项目榜的百度、哔哩哔哩、联易融项目;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及美国盛信律师事务所则分别协助了5家及4家TMT企业成功上市。
在中资所方面,通商律师事务所依旧保持了在TMT领域的出色实力,其在参与的6家IPO项目中都与世达所合作。海问律师事务所在该领域也有着不错表现,共协助了5家相关企业赴港上市,该所合伙人张继平、杜宁律师频繁出现在该领域项目之中。
在医疗及医药领域,通商律师事务所共录得5笔交易;金杜律师事务所、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天元律师事务所分别录得3笔交易。就外资所而言,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及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分别协助了5家相关企业上市。
就消费领域而言,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在该领域的表现较为突出,共协助3家企业成功上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及汉坤律师事务所紧随其后,分别录得2笔交易。外资所方面,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共参与了3家企业得IPO项目,由该所合伙人褚洋、何鲤律师牵头。
2022将对资本市场律师提出持续挑战
谈到2022的香港资本市场,律师多持乐观态度,但王彦峰律师也指出,“市场和监管持续变化的环境,将非常考验香港律师和律所的整体能力”。
首先,延续过去一年的政策环境,市场要求“香港律师拥有对监管思路和政策的敏感性”,尤其能通过政策的演变历史、对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入理解和观察,理解监管背后的国家战略层面考量。
同时,“香港律师要具备针对新规则的快速和持续学习的能力。”王律师说。这不仅包括香港监管机构出台的新规则,也包括内地的相关监管规定,“并与投行和中国境内律师持续交流,促进与香港证券监管机构就相关问题的沟通”。
理解现状之外,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王律师指出:“新规出台后,很多问题各方中介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下,对于新监管规则如何适用、对上市发行人有何影响、应采取哪些解决方式等,香港律师都需要积极深入参与,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最后,王彦峰律师也特别提及了国际律所在香港持续优化资本市场制度过程中的优势。“例如在香港监管机构有关新规的设计和征求意见阶段,领先的国际律所会在早期就参与其中,并横向借鉴其他国家证券市场的类似监管框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在后续项目实施中抢占先机。”他说。